公司要闻 大事记 媒体聚焦 便民停车
合肥日报报道:“向上”要空间 纾解“停车难”

1762418728479.png

       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攀升,停车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。为进一步缓解“停车难”问题,近年来,我市除了大力增加地面和地下停车位,还新建了不少立体停车库。立体停车库效果怎么样?市民反响如何?管理维护应注意哪些方面?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。

  车位数量远超常规停车场

  7月26日下午,在位于瑶海区长江东路北侧的东一环公共停车场,车主范金刚将汽车开至停车场入口处,车库门就自动打开了。他将车辆开进车位停好,下车点击“存车”按钮,车库门自动关闭后,设备就可以自动完成车辆升举、搬运、入库等一系列过程。

  “不用辛辛苦苦找车位,非常方便。”范金刚告诉记者,自己住在附近,由于小区内车位紧张,他经常把车停放在这里,并办了一张180元的停车月卡。“平均每天只需6元,方便又便宜,解决了我的停车难题。”

   记者了解到,东一环公共停车场是一座七层智能立体停车库,共设置停车位143个,采用独特的横移回转二合一技术,实现自动掉头、车辆正进正出,存取车全程只需90秒。同时,它也是我市首座P+R(驻车换乘)停车场,距离轨道交通2号线三里街站D出口仅10米,离三里街西公交站也非常近,方便市民停车换乘。

  “如果建设常规停车场,这里只能设置20多个车位,建设立体停车库,车位数量可以大幅提升。”合肥城泊瑶海分公司总经理魏震明介绍,之前这里是一块闲置地块、面积有限,而周边居民停车需求较大,‌设计时考虑“向上”要空间,最大化利用垂直空间,‌增加停车位数量,‌缓解停车压力。

   据介绍,东一环公共停车场于2022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。停车场管理工作人员卫东说,这里的143个停车位几乎每天都处于停满状态,有时还“一位难求”。“不少市民办理了月卡、季卡,长期在这里停车。”